端午節



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,也叫「端午」、「端陽」或「端五節」,「端」即「初」,即是指初五這天,「五」字與「午」相通,如按地支順序推算,五月正是「午」月,這也就是端午節名稱的由來。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,歷史最悠久,也是民間的重大節日之一。

另一種說法,認為端午節可能是源自古代驅除瘟疫的習俗。早在戰國時代,人們視五月為「惡月」,而五月初五更為「惡日」,《四民月令》記載:「是月也,陰陽爭,血氣散。」事實上,每年五月已接近夏天,炎夏暑熱,天氣濕悶,潮濕多雨,細菌滋長,毒蟲滋生,瘟疫疾病流行,且人的體質也較差,易生病,所以古人通過端午的種種習俗及方法,來驅除瘟疫,如插艾蒲、飲雄黃酒、帶香包等,以求送走惡運,驅邪求安。後來演變成端午節的主要習俗。
 
驅五毒
古代人們將蛇、蠍子、壁虎、蜈蚣蛙或蜘蛛稱為"五毒"。民謠說:"端午節,天氣熱,'五毒'醒,不安寧。"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。每到端午節,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(即剪紙),或貼在門、窗、牆、炕上,或繫在兒童的手臂上,以避諸毒。
 
端午節的傳說:
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,二十二歲時,就已官居左徒、三闆大夫,輔助楚懷王。其時楚懷王受到奸臣的進讒,沒有接受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,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起來,逼他割地獻城,後因憂慮成疾,不久便死於秦國。

屈原知道後悲憤欲絕,上書請求頃襄王為懷王報仇。但頃襄王窕寵信奸佞,不思振復,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,其後楚國被秦國攻陷,亡在旦夕。 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,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,於公元前 278 年 (屈原六十二歲時) 農曆五月五日縱路投入波濤洶湧的汨羅江。

楚國人民聞訊,紛紛趕著划船去追他;但追至洞庭湖上,已不見縱影。這便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。 之後,人們每年迫個時候,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。但由於人們祭屈原的米,都讓江上的蛟龍吃掉,故後來人們改用楝葉、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。此後,歷代沿襲下來,便演變成端午節吃棕子的風俗。 

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,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,是紀念春秋時期(西元前770--前476年)的伍子胥。伍子胥名員,楚國人,父兄均為楚王所殺,後來子胥棄暗投明,奔向吳國,助吳伐楚,五戰而入楚都郢城。
 
當時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墓鞭屍三百,以報殺父兄之仇。吳王闔廬死後,其子夫差繼位,吳軍士氣高昂,百戰百勝,越國大敗,越王勾踐請和,夫差許之。子胥建議,應徹底消滅越國,夫差不聽,吳國大宰,受越國賄賂,讒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賜子胥寶劍,子胥以此死。
 
子胥本為忠良,視死如歸,在死前對鄰舍人說:“我死後,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,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”,便自刎而死,夫差聞言大怒,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 五月五日 投入大江,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。
 
端午節的傳統食品 
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,早於東漢時,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粽子了;吃粽子的習俗要到晉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節,當時民間食用的粽子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。

至唐朝,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。歷經多朝,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多樣化了,如明代有以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;清朝宮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後煮成的奶子粽;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。

現代粽子的品種、花色都日益繁富,形狀、用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。
 
飲雄黃酒
中國很多地區都有過端午節飲雄黃酒的習俗,雄黃是一種礦物質,把它調合在米酒中,便成了雄黃酒。因端午節臨近酷暑,各種蟲類病菌紛紛活躍起來,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,加之民間傳說《白蛇傳》裏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黃酒後現出原形,所以民間都起而仿效,在端午節以菖蒲根泡雄黃酒,更會以雄黃酒給小孩擦鼻子、耳朵,或在額上寫上王字,據說一樣有驅毒的效能,這種風俗稱為畫額。

 

 

莫迪天-廟街睇相算命人,為客人提供「算不準、不收費」的宗旨,平民式收費,為客人排疑解困!

 

預約電話-9143 4961


 

 




 
 





 
*
姓名
*
電郵
 
電話
*
內容